中国邮票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邮票资讯

邮票资讯

傅文俊艺术作品《邮票造型》系列

邮票爱好者网站2024-07-10邮票资讯红楼邮票
傅文俊艺术作品《邮票造型》系列,红楼邮票,邮票贴多少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,一成不变的继承传统。不论东西方,传统和经典在商业与消费文化的侵蚀下,变的模棱两可甚至消失。与此同时,各个民族作为独立的个体,自我的文化身份在强国的文

傅文俊艺术作品《邮票造型》系列

 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,一成不变的继承传统。不论东西方,传统和经典在商业与消费文化的侵蚀下,变的模棱两可甚至消失。与此同时,各个民族作为独立的个体,自我的文化身份在强国的文化殖民下也变得岌岌可危。

   有关文化和历史的讨论,傅文俊可算得上是一位执着的研究者。在去年(剪纸邮票图片)“未曾呈现的声音”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上,傅文俊先生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虽然之前对他的创作也有所,但继威尼斯双年展后,我意识到傅文俊从早期创作至今,都有一条鲜明的主线,那就是艺术中对文化与历史反思。

   在他的《邮票造型》系列作品中,艺术家巧妙的将东营邮票与东西方文化中经典形象糅合在一起。只不过经典的出镜方式是有所缺失的。

   众所周知,硬邮票是由国家发行的,它的存在具有以下几种特征,首先它的设计通常是国家的象征,如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,龙体现了至高无上的权威,也是本民族的象征。其次,邮票本身就是商品,即邮资的计算。再者,它在某些时候成为宣传教化的工具,如法西斯通过大量印制邮票制造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,金正日、斯大林等等。

   《邮票》系列作品中,艺术家将邮票的内容置换为“残缺的、断裂的传统之经典”,例如缺少生殖器的大卫,迷失双眼的蒙娜丽莎,失去鼻息的狮身人面像以及缺失手掌的石窟造像等等。

   从全球角度来看,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其传统都在商业文化的强势攻击下变的残缺不全。这样的残缺可以理解为不具有完全内容的形式抑或是断裂的继承。甚至可以说是全民的文化态度,就在前一段时间有关iPhone6的上映着实让我为之一惊,人们可以拿出上万元去疯狂抢购一部通讯工具,却少有人愿意花几百元去看一场莎翁剧作。

   因此,文化的弱败不是弱在它的内涵本身,而是在于人的态度。正如《邮票》作品中所呈现的那样,经典似乎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着,对于其内涵人们只是浅尝辄止或片面接受,这一切导致传统文化精髓的慢慢缺失。

   除此之外,从中国民族个体出发,又存在着另一显而易见的缺失,即中国性文化身份的缺失。

   西方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文化传播的强势,而中国内部又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迁。虽然长久以来,一直有人在坚持对传统经典的重视,但这些对于整体社会的基调显得格外不协调。

   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,西方无意中成为衡量标准,这必然摧毁了东西方在宗教和文化上的多样性。久而久之,也就失去了自我的文化魅力和中国身份。文化身份意味着集体的精神向心力,一个缺失精神向心力的民族还能有何作为呢?

   中国若想在全球化中占有文化的主导力量,最需要做的就是明确中国文化立场和身份,而不是一味的西化。

   除此之外,无论东方还是西方,都应该在价值平等的平台上,深度理解传统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意蕴,而非片面局限的继承。在文化成果的贡献上无分国界,我们要避免自私与狭隘的民族意识所带来的时代困境。

   正如傅文俊作品所表现的那样,当下的文化继承更多的是对传统技艺或古典趣味的模仿,我们应该找回我们所缺失的……

   特特5邮票